学长学姐说专业 || 交通运输学院:物流工程


学长学姐说专业||交通运输学院:物流工程

黄世鸿

国家奖学金、北京交通大学知行奖学金(本科生)获得者


image.png

 

# 部队经历

2019-2021,服役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恩施支队;

参加2020年湖北地区抗击疫情任务;

参加2021年恩施地区抗洪抢险任务,并获抗洪抢险先进个人;

多次参加特种部队“魔鬼周”极限训练,获极限勇士勋章;

连续两年获“四有”优秀士兵,获个人嘉奖三次;

 

# 学科竞赛

第七届日日顺创客训练营银奖(国家级、队长);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奖(一等奖)(国家级、队长);

一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结题(国家级,队长);

第三届国际供应链建模大赛特等奖(国家级,队长);

“竞业达杯”全国交通科技大赛三等奖(国家级,队长);

“竞业达杯”全国交通科技大赛三等奖(国家级,队员);

2023年第十三届MathorCup高校数学建模挑战赛一等奖(国家级,队长);

APMCM“亚太杯”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队长);

“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竞赛一等奖(省部级,队员);

“金士宣”杯创新能力竞赛一等奖(队长);

 

# 学校奖励

2021-2022年度,北京交通大学“优秀在校退役大学生士兵”;

2021-2022年度,北京交通大学“二等砺剑奖学金”;

2021-2022年度,北京交通大学“三好学生”荣誉称号;

2021-2022年度,北京交通大学“二等学习优秀奖学金”;

2021-2022年度,北京交通大学“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

2022-2023年度,北京交通大学“一等学习优秀奖学金”;

2022-2023年度,北京交通大学“二等社会工作优秀奖学金”;

2022-2023年度,北京交通大学“三好学生”荣誉称号;

2022-2023年度,北京交通大学“校级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

2022-2023年度,国家奖学金;

2022-2023年度,北京交通大学知行奖学金(本科生)【以第一名成绩获得】。

image.png

 

# 实习实践

担任交通运输学院2021级学生军训教官;

担任交通运输学院2022级军训辅导员助理;

担任北京交通大学战友协会“团聚今夜”节目编导;

目前为清智优化(天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创业合伙人之一兼任技术总监。

 

# 保研情况:

以复试综合第一的成绩保送至浙江大学工业工程与管理专业。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他与物流工程专业的故事吧:

 

专业培养,筑就学识强国的基石

在我的认知里,物流工程专业从业务与技术两个方面培养了我。

专业课程会从这两方面展开,并结合相应的项目让大家进行体会。具体内容的话,简单举几个例子吧,课程上我经历过这些内容:

1)拿到一份企业的真实需求,需要我和团队去进行实地调研,然后设计方案,最后对方案的经济可行性和技术可行性等进行分析;

2)用团队做游戏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汉堡游戏、生产游戏和赛车组装等,去感受供应链的运作过程;

3)翻转课堂、学习软件、运用技术给出方案等等。


我在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获得了更多的认可和支持,才有了这些成绩。

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是在老师们的课堂上,到现在,我还是非常喜欢课上老师们传授的观点。成绩或者考试不是教学的目的,让大家深入实践,体会专业知识及其应用,才是教育的主旋律。

能用一种轻松的心情和严谨的态度完成专业课的学习,或许也是物流工程专业的一大特色吧。

 

竞赛实践,磨练知行合一的本领。

在竞赛实践方面,想和大家聊一聊我在物流工程专业经历的三段竞赛。

第一段:第七届日日顺创客训练营

在这场比赛中,主办方会为各个团队配备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说来惭愧,当时的我并没有理解这背后的珍贵。这无疑是一次将校内理论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的机会呀!

当时我们拿到的是关于大件物流的末端网点派单排程的课题。依据学术化思维,我们很理所应当的把它抽象成了一个带时间窗的多车场异质车型车辆路径规划问题,然后设计了一些看似高深莫测的算法对问题进行求解。现在看来,是炫技且不符合实际的。

在学习物流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每一个成熟的技术方案,都应该不断地与业务去磨合,而日日顺就是一个即有业务指导又有技术支持的平台,对我而言,本科的第一段科研经历能有这样的体会,十分幸运。

第二段,是我的大创经历。

image.png

提及这段经历,更多的是想感谢系里老师对我的培养和帮助。

大创就像是一段缩影,它概括了一位懵懂少年从找老师拿课题,到老师手把手教学,到最后获得一定成果的全流程。

值得一提的是,我接触的每一位物流系的老师,都非常的认真负责。可能他们每个人的课题项目内容不同,但都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不管是前面指导我日日顺比赛的贠老师、我的大创导师刘老师,还是后面带领我们参加国际供应链建模设计大赛的秦老师、彭老师,或者上课严厉但内心温柔的张老师,以及我接触不多但有所了解的其他老师,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学术引路人。

想说的是,在扎根的过程中,有这样一群良师益友,是人生一大幸事。

 

第三段,是第三届国际供应链建模设计大赛。

image.png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秦璐老师在《用大型数字化专业分析工具进行专业学习的探索》中提到的,我们现在的学习还只是停留在“蓝色”的逻辑链中,只是完成了数据的输入以及对于输出数据的分析。更值得思考的,是如何系统地学习软件背后的业务逻辑框架,如何去建立正确的基础数据表,如何设计模型与算法。这些,才是我们更应该趁热打铁去从软件中学习的。另外,这也将为我们提供了方法论:找到行业中已然成形的系统,去了解其底层框架,尤其是业务框架,是了解一个行业的小妙招!

image.png 

到这里,我的分享就结束了。其实概况起来,就是一句话,每一个个体的成就都离不开他背后优秀且全面的培养团队和培养体系。

  本科阶段能够成为北交大物流工程系的一员,,其实,是我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