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


北京交通大学积极适应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势,对接国家发展新需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坚持“品德优秀、基础宽厚、思维创新、能力卓越、专业精深”人才培养总目标,秉承“宽口径、厚基础、有特色、重个性、强能力、求创新”的教育理念,持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加强人才培养内涵建设,培养具有强烈家国情怀、宽广国际视野、引领科技进步、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以学生能力提升为中心,建立多元特色培养体系



1.实施大类招生培养模式

学校自2016年起除特殊招生外,全面实施以学院为招生单位的大类招生培养。学生按照学院大类录取,入校后通过专业介绍和学业指导,在学生对各学科有较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在大类内自主选择专业,优先按志愿分流,给予学生最大范围的专业选择空间。学校打通了相关学科内各专业低年级课程设置,科学重组、有效整合课程资源,按照相通、相近的原则设置公共基础课程和大类公共课程,着力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意识和创新活力,做到基础扎实、通专兼顾。


2.深化四通培养模式改革

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实施“本研贯通、学科融通、产学相通、国际互通”的“四通”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制定本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实行课程分级设置,打通本、研课程体系,学生可以根据学习情况向上或向下选课,学有余力的本科生可提前选修研究生课程;实施科教融合创新计划、科研导师计划,强化科研育人,科研基地面向本科生开放共享,支持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就业导向的产学对接计划,强化学生实习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建有高水平国际交流项目资源和灵活丰富的全英文课程体系,不断完善学分互认等管理机制,支撑本科生国际游学交流,加强学生国际视野和跨国沟通合作能力培养。


3.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学校不断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高原”“高峰”“知行”三大拔尖人才培养计划。“高原计划”面向基础学科的原创性理论前沿,以国家级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为引领,着力打造计算机科学、经济学、数学、物理学四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聚焦培养基础学科领域科学研究拔尖人才;“高峰计划”面向交通领域的革命性技术前沿,着眼未来技术,聚焦培养特色优势学科创新领军人才。学校建立詹天佑学院,为“高原”“高峰”计划的实施提供实体化平台,构建“3+5”本博贯通式培养模式,实行专业主、辅修制度,强化学科交叉融合,并全面实行导师制、书院制、学分制,为拔尖人才培养提供个性化发展路径与全方位条件保障。实施产学联合培养“知行计划”,面向产业发展前沿,实施本研贯通的校企协同“定制式”培养,聚焦培养卓越工程师、卓越法治人才,11年来已累计与60余家优质企业联合培养优秀学生470余人。


4.注重综合素质与国际视野培养

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在设计上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育教学内涵建设、强化课程思政育人能力建设、突出OBE人才培养理念、突出知行合一育才模式、聚焦能力培养导向设计、聚焦传统专业升级改造的基本原则,并设置综合素质平台、基础能力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创新实践平台等四大培养平台;注重通识教育,出台体育、美育、劳育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打造了一批优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系统构建了“五育并举”的课程体系;推进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的建设,设立多项出国(境)奖学金,具有相对完备的学生出国学习支持和保障体系。


5.实行辅修学士学位制度

学校支持学有余力的学生在修读主修专业的同时,可以跨专业大类修读另一专业的辅修学士学位,当所选专业人数达到开班条件时,学生可修读该专业的辅修学位,修满规定学分并满足辅修学位授予条件的,可在主修学位证书中标注获得该专业辅修学士学位。2023年,开设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经济学、金融学、法学等4个辅修学士学位专业,在读学生439人。



二、以学生培养需求为导向,打造一流人才培养平台



1.一流专业

学校紧紧围绕国家和行业需求,已建有涵盖7大学科门类、69个本科专业的多科性专业结构和布局,现有4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8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5个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12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3个专业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业评估,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学校积极推进专业结构布局优化,推动传统工科专业改造升级,打造以智能建造、智能制造、智慧交通为代表的智能工程专业群;推动建设5项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强化复合型人才培养;同时不断加强新工科、新文科专业建设,近五年新增设人工智能、智能装备与系统、保密技术、网络与新媒体、智能运输工程、数字经济、金融科技、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智慧能源工程等一批重点领域热门专业。


2.一流课程与教材

学校不断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五类一流课程;实施跨学院重点课程建设计划,部分重点课程由学院间合作建设,知名教授授课,并面向全部学生开放;整合通识教育资源,打造一批本研共享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截至目前,学校建有“五类”国家级一流课程67门,其中线上课程34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7门,线下课程15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10门,社会实践课程1门;获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5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6门。大力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已累计在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及国际平台上线中、英文慕课313门,上线数量位居全国前列;精选优质课程247门首批上线国家智慧高教平台,选课超300万人次。学校积极推进优质特色教材建设,获批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奖5本、“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34种42册、北京市优质教材16本。


3.一流实践平台

学校重视学生实习实践能力的培养,持续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践高水平平台,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学校获批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学校现有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虚拟仿真中心、国家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前沿科学中心等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18个,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平台50余个,深度面向本科生开放,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学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度,学生在学期间可接受导师在学习学业、学术科研、实践创新等多方面指导。学校在培养方案中设置创新实践必修学分,专项设置科研创新奖学金、学科竞赛优秀奖学金,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科研创新实践。

2023年,本科生组织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598项,其中国家级150项,省部级450项,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原互联网+大赛)”“挑战杯”等各类顶级比赛中屡创突破,学生获得国家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307项,学生参加科研创新实践活动覆盖率超过40%。

在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设有500平米的大学生创业园,为学生创业免费提供场地;同时,学校与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地方政府共建了242个实践育人实习实践基地,覆盖了学校全部专业。


4.一流师资队伍

学校始终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强化基层教学组织建设,获批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6个;发挥高水平教授“传帮带”作用,积极开展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每年覆盖教师千余人次,不断强化教学名师与团队培育。学校建有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现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3名、国家级教学名师5名、北京市教学名师39名、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11名,32名教师入选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


5.一流质量保障体系

学校构建了内部监控与评估、外部评价与评估、专业认证、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和质量年报“五位一体”的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教学环节质量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并强化质量监控与反馈,为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提供强力保障;每年定期开展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的收集、监测与分析工作,并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强化质量数据利用,为学校提升教学质量精准施策提供有力支撑。


6.一流智慧教学平台

学校积极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全校所有教室均建成智慧教室,并部署智慧教学平台,实现了“线下课堂”和“线上课堂”的深度融合,为满足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等各种场景下教师不停教、学生不停学的教学需求提供坚实保障。依托智慧教室开展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推行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潜力,提升课堂吸引力与教学效果。打造全息化教学服务管理系统,实现学生培养、教学服务全流程信息化、智能化管理。


三、以学生良好发展为使命,实行多维学业保障制度



1.强化过程管理的学分制度

学校实行宽严相济、强化过程管理的学分制度。一方面学生在培养计划框架内根据兴趣和能力可自主安排学习计划。修完规定的学分,可以提前毕业;未能按时完成学业的可申请延期毕业。学校实行灵活的休学制度,为学生休学创业等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学校加强学业过程管理,对达不到最低要求的学生给予学业警示、留级、试读等处理,督促学生早日完成学业。


2.转专业与大类专业分流制度

北京交通大学专业调整包括转专业和大类专业分流,转专业一般是指跨专业(类)调整专业,大类专业分流指从大类调整至大类包含的具体专业。

(一)跨大类转专业政策

学校有相对灵活的转专业政策,除了艺术类等有特殊限定的学生外,转出申请零门槛,转入有考核和比例要求。有2次转专业的申请机会,分别在大一下学期和大二上学期,最多转专业成功1次。

(二)大类专业分流政策

       1)大类专业分流政策

大类分流时,除外国语言文学类入学报到后分流外,其余大类专业在一年级第二学期进行分流。大类专业分流按照志愿优先,结合成绩排名和专业规模进行专业分流(即先确定第一志愿学生,再确定第二志愿学生,依次类推,直至确定所有学生专业)。

对于在大一下学期申请转专业的同学,若申请转入理工科专业和经管类专业的学生需参加由学校统一组织的数学测试和学院考核,申请转入其他专业的学生不参加数学测试,只参加学院组织的考核。于大二上学期申请转专业的同学不再设数学测试,只参加学院组织的考核。

       2)大类专业分流优先资格情况

对于第一学期以百分制记载成绩的课程无不及格记录,且第一学期加权平均成绩居于大类排名前10%的学生将具备大类专业分流的优先资格,由各学院优先满足学生分流志愿。

        (三)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转专业政策

按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录取的学生,不能转入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间转专业因中外双方学籍原因受到限制。威海校区的学生不能转入北京校区。

北京校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间转专业,须符合中外双方学校的学籍管理规定,在办学规模允许的前提下,按照转专业操作程序执行,相关学院和本科生院审核同意,经主管校长批准后实施转专业。

威海校区与兰卡斯特大学合办的除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外的其他专业间转专业,须符合中外双方学校的学籍管理规定,按照转专业操作程序执行,威海校区和本科生院审核同意,经主管校长批准后实施转专业。

以上政策详见入学当年《北京交通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和大类专业分流管理办法》


3.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制度

学校实行优秀学生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制度,每年根据专业情况和学生学业成绩,推荐一定比例的学生免试攻读研究生。除学业推免外,学校还设有多种特色推免方式,如卓越人才产教联合培养项目推免等。2023届全校普通类专业平均保研率约为31.5%,全校平均保研率28.22%(含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保研率约12-15%。


4.本科生导师制度

学校实行本科生全员全过程导师制度。学生在学期间接受导师在学业学习、学术科研、实践创新等方面全过程指导。学生入学时配备学业导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业观,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业规划,促进学生学业发展。学生进入专业后接受专业导师指导,开展实习实训、科研训练、毕业设计等创新实践活动,达成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目标。


5.创新创业激励制度

学校十分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在培养方案中设置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必修学分,并将学科竞赛、创业实践等活动纳入学分认定,学生可以选择与专业相关的创业项目作为自己的毕业设计;专项设置科研创新奖学金、学科竞赛优秀奖学金,对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给予支持和保障。近五年学生参与国家级大创项目累计558项,获国家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项713项;持续推进多项职业发展、能力提升、重点领域引航和人才合作伙伴拓展等计划,不断提升就业市场建设质量,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6.三学期运行制度

学校推行三学期运行制,设置秋、春、夏三个学期,其中春、秋学期为“16+2”的标准学期,夏季学期为短学期。夏季学期可系统安排新生研讨、通识教育、实践教学、社会与科技活动、创新创业教育、全英文课程、境外访学交流等,通过长短学期结合、科学定位短学期功能,提高学习效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



开启新旅程

相约交大,我们等你

欢迎报考北京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