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奋斗之名,索人生华章
毛雪莉
欢迎来到北京交通大学系统科学学院!
系统科学所培养的是一种“建桥”的能力,即在“真实世界”与“数学世界”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这里的“真实世界”指的是生活中观察或体验到的实际现象和问题。因此,系统科学也可以狭义理解为“数学建模”。但学会“建桥”能力需要大量跨学科知识。因此在本科会学习数学建模、数理方法、编程、系统仿真、人工智能等,还会学习物理复杂系统、地球系统导论、经济系统分析、大数据技术基础、运筹博弈等。交大的系统科学富含交通特色,需要学习交通流、交通系统、交通管理等与交通相关知识。
在交大,系统科学的重点聚焦于交通运输领域相关问题。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系统科学被评为A+,其实力毋庸置疑。此外,系统科学学院是一个友爱的大家庭,这里有和蔼可亲的老师,有热情大方的学长学姐,有志同道合的同学。学院提供各种优质的学习资源、多样的竞赛平台、丰富的课余活动等,便于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大学四年,若用一个词来总结,我认为是“探索”。探索未知,挑战自我,成就自我。史蒂文森曾说,青年期完全是探索的大好时光。交大,则为我的探索提供了一个大舞台。
笃学思进—探索能力提升方法
高效学习是重点在于课堂和复习。大学四年绩点3.76,均分87.6,累计38门课程满绩,位列同专业4/47。所取得的成绩与排名,实则源于四年里每次课堂的认真思考和考试前深入而细致的复习。课上,课堂笔记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我更倾向于按照老师的讲课顺序记笔记,这样方便梳理课堂脉络,理解课堂逻辑。”课下,及时完成作业,及时请教老师和同学,查漏补缺。考前,对易错题进行分类整理,思考背后的知识点,有针对性的复习所学知识。
图 《大学物理》笔记
竞赛是检验知识最直接的方法,是提升能力最快的方法。四年内,我曾获得国家级奖项5项,省部级奖项4项,校级奖项10余项。我和大创伙伴们将所学的列车运营计划知识用于研发突发中断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时刻表编排系统,项目获评国家级。此外,我参与过很多竞赛,如挑战杯、“互联网+”、京彩大创、全国/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在比赛期间,我认识了很多优秀的伙伴和学长学姐等,在他们身上学到了许多做人做事做科研的经验。
实践尝试—探索实现个人价值方法
工作实践和志愿服务,教会我寻找个人的价值。我曾担任过班委、班级助理、社团部长等职务,也在山东交通规划设计院实习一年。社团活动、体育竞赛、舞蹈比赛、志愿活动等都曾有我的身影。记忆最深刻的是北京冬奥会城市志愿服务。当时,室外飘着大雪,温度直降至零下二十度,我和伙伴们的衣服和帽子上积着一层厚雪。但我们仍坚守岗位,保障着速滑馆比赛正常进行。我们不在意辛苦,只在意尽心尽力完成赛场引导工作。因为我们不仅是赛场志愿者,还代表着整个国家青年的精神面貌。
图 北京冬奥会城市志愿者服务
沉淀厚积—探索科研创新方法
科研是日积月累的过程,是一场充满未知的修行。大二时我选择了系统科学,确定了博导,初步开始科研之路。最开始我“不会建模,不会编程,不会写作,不会创新”,需要从零开始学习。我不间断地学习知识,练习代码,阅读论文,参与讲座,累积知识,弥补短板。不懈努力下,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科研节奏,目前已参与北京市地铁客流预测项目与地铁末班车课题研究。同时,我也是幸运的。两年里,有多位系统科学的老师为我指点迷津,有来自师兄师姐们的亲切关心,有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起攻坚克难,也有多次机会向各个领域的大佬学习。相信未来的路能够走得更稳更远!
图 左:末班车课题汇报 右:课题组合照(左下一:毛雪莉)
寄语
珍惜当下,把握现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祝愿你们在大学的旅程中,收获知识,收获友情,收获成长,收获快乐,找到属于自己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