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专业(类):电气类
学院简介
电气工程学院发轫于1912年,已有百年历史,目前是我校综合实力较强的学院之一。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多个国家、省部级创新平台。与多所国际大学和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建有国际合作实验室,每年选派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出国,与国外知名大学联合培养。2015年获批国家外专局设立的“高校国际化示范学院推进计划”,建设新能源国际学院(院中院),截至目前是全国范围内获此计划的16所学院之一。
突出优势和特色
深厚的历史底蕴:1912年至今已百年历史;
一流的师资队伍: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万人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北京市教学名师等顶尖的师资队伍;
完整的学科体系:拥有一个一级学科,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流动站的一体化学科体系;下属的二级学科有一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两个省部级重点学科。
雄厚的科研实力:近5年来学院年均科研经费逾6300万元。其中,“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科技支撑等省部级以上纵向项目220余项。
全新的培养模式:试点班学生按本硕博连读标准培养,学生本科阶段可自主选择导师,按科研导师制培养,专业核心课程全英文小班授课;具有全英文示范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新能源国际班)。
教师教学奖励: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教材2本,北京市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北京市精品课程1门,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门,北京市教学比赛奖5人次,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1人。
师资力量
知名学者 | 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 美国工程院院士1人 国家“万人计划”1人 “外专千人计划” 1人 高端外国专家2人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1人 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委员1人 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1人 铁路牵引系统(RTS)国际科学委员会1人 IEEE电力电子学会北京(中国)分会执委1人 IEEE电力与能源中国区委员1人 国际EMTP/ATP学会中国分委会主席1人 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2人
|
专家名师 | 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 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1人
|
荣誉团队 | 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 北京市创新团队1个 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
|
师资结构 | 学院专任教师总数123人;其中教授39人,副教授6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77.5% |
学科及实验室建设
国际交流
学院与美国、英国、加拿大、希腊、丹麦、日本、比利时、捷克、瑞典、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多所大学和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建有国际合作实验室,与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能源系统创新中心签订有全方位合作协议,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和新南威尔士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瑞典皇家工学院、美国密歇根大学、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等签订了“2+2”或“3+2”等联合培养协议。此外,学院与美国加州大学、台湾科技大学等签订了短期游学计划。
2018年学院先后与多所国外大学和国际组织建立合作和联系,共签订合作协议11份。本年度学院与澳大利亚多所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外高校签署学生联合培养协议,涉及本科生、硕士及博士层面的联合培养。
招生专业(类) | 专业分流时间 | 科类 | 包含专业 | 所授学位 |
电气类 | 一年级第二学期 | 理工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工学学士学位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轨道牵引电气化) | 工学学士学位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新能源国际班) | —— | 理工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新能源国际班) | 工学学士学位 |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专业特色: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始于北京交通大学前身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1912年设置的“高等电气工程甲班”,历经百年,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本专业2011年被批准为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并分别于2012、2016年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特点是弱电与强电结合、硬件与软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基础科学与工程技术结合。
(2)培养目标:
依托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发挥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等学科优势,突出轨道交通和新能源特色,以“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为培养理念,面向轨道交通与电力领域,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工程素养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3)核心课程:
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工程电磁场、电机学、自动控制理论、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电子技术。
(4)升学就业:
毕业生就业领域主要集中在电力相关行业(包含电网公司、发电集团和其它电力相关企业)、电气制造行业、轨道交通行业(包含铁路、城轨、机车制造等),以及工业自动化行业等。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毕业人数 | 240 | 271 | 257 |
上研人数(保+考) | 103 | 99 | 92 |
留学人数 | 20 | 26 | 20 |
就业率(%) | 97.9 | 98.5 | 98.8% |
深造率(%) | 51.25 | 46.13 | 43.58 |
近3年上研院校示例 | 北京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天津大学 | ||
近3年留学院校示例 | 曼彻斯特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新南威尔士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纽约大学、悉尼大学、南加州大学 | ||
近3年就业单位示例 | 国家电网公司、中国中车集团、南方电网公司、南宁铁路局、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北京铁路局、武汉地铁 |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轨道牵引电气化)
(1)专业特色: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轨道牵引电气化)是电气工程学科结合北京交通大学行业特色高校背景,面向干线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下设的特色专业方向,本专业2012年获批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专业特点是紧密结合电气工程学科与轨道交通学科共同涵盖的电力牵引和牵引供电两个特色专业方向。
(2)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发展,获得良好工程实践训练,具备跟踪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富于创新精神,能够在干线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从事电气工程相关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人才,能够在轨道交通领域成为技术或管理骨干。
(3)核心课程:
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工程电磁场、电机学、自动控制理论、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电子技术。
(4)升学就业:
毕业生就业领域主要集中在铁路及轨道交通行业(包含城轨、机车制造等),可从事机车、供电、管理等多方面工作。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轨道牵引电气化)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毕业人数 | 46 | 62 | 52 |
上研人数(保+考) | 16 | 20 | 20 |
留学人数 | 3 | 6 | 5 |
就业率(%) | 95.65 | 95.2 | 100 |
深造率(%) | 41.30 | 41.94 | 48.08 |
近3年上研院校示例 | 北京交通大学、清华大学 、天津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 ||
近3年留学院校示例 | 曼彻斯特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南洋理工大学、斯图加特大学、京都大学、牛津大学 | ||
近3年就业单位示例 | 中国中车集团、南宁铁路局、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北京铁路局、武汉地铁、国家电网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