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长学姐说专业||法学院:法学


无法不爱,无法不精彩

初入交大法学院时,心中虽满怀憧憬,但亦有几分迷惘,原因在于法学这门学科似乎与初高中学习并无实质性关联。然“三年之期已到”,在交大之学习生活无不在脑海中镌刻下点点星光,使我得以在法学的汪洋中寻得方向。

 

【业精于勤,以知促行】

论及法学专业学习,多数人都会陷入“背法条”的刻板印象之中,其实不然。第一,法学体系之丰富程度远甚于法条本身,前者还包含了法学概念的解释、法律制度的流变、法律规范的目的等,皆是法科学习所应涉及的内容,这些很多都无法为制定法所企及。第二,法条的机械性使其无力涵盖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面对疑难案情时常会出现法律适用困难的情形,此时对于法律的解释、续造等便显得尤为重要。由此,即便针对法条的学习也远非“记背”二字所能概括。

目前学院在教学课程的设计上日趋完备,理论法学、应用法学、法律史学等都具备相应科目,宪行法、民商法、刑法、诉讼法、国际法等各部门法均有课程开设。且本科生可修读较具特色的案例分析类课程(如民法学案例分析)和新技术法学课程(如人工智能法学),前者可接触争议颇多但饶有趣味的实践案例,对标司法实务;后者则涉及学科交叉与研究热点,对接学术前沿。

就个人学业而言,在平常的课内学习中我十分注重思维导图的勾勒,以期对于学科知识有一体系性的认知。课后我亦会投入大量时间阅读相关理论著作,感受不同观点之间的思维碰撞,并时常就热点问题与师友展开讨论。学校、学院也设置了较为丰富的学习类奖学金以起正向激励作用,如一、二、三等学习奖学金、学习进步奖学金等,奖励金额大多超过千元(如一等学习奖学金的奖励金额为3500元,据我了解数额已经超过其他诸多高校)。此外,学习成绩优异者还可参与国家奖学金的评选之中(奖励金额8000元)。目前我的奖学金累计金额已近3万元。

image.png

(图为 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表彰)

 

【躬行践履,笃行深思】

法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仅停留在课内的书本学习显然不够,还需投身实践、加以运用方能培养起法科生“能读、能说、能写”的过硬素质,科研竞赛便是学思并举的绝佳平台。我非常有幸于大二学年便破格选拔入校队参加第十二届北京市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在刑事案件中与队友协同担任法庭当中的不同角色以达成诉讼目的,最终以三轮比赛全胜的成绩斩获北京市一等奖。21年5月我加入校队参与第二届全国民商事模拟法庭竞赛,与全国六十四所法学强校同台竞技,最终跻身全国十六强。较长时间的备赛过程、队员之间的切磋磨合虽劳心劳力,然弥足珍贵的竞赛经历对于口头表达、文献检索、文书撰写、团队协作等能力的提升都大有裨益。

image.png

(图为  第二届全国民商事模拟法庭大赛)

 

此外,我校在“贸仲杯”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辩论赛、“未来精英杯”全国法科生写作大赛等赛事中屡创佳绩,校内亦开展了模拟法庭竞赛、宪法演讲比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并与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等多个单位进行实习合作,为法科学子躬身实践构筑平台。

 


image.png

                     (图为北京交通大学模拟法庭竞赛)


image.png

(图为北京交通大学宪法演讲比赛)

 

【晨兢夕厉,责有攸归】

大学若从本科开始便一直囿于课内学习和学术研究的桎梏之中,未免有些狭隘和枯燥,当然还应留有时间参与学生工作和社团活动之中,展现责任意识与使命担当。这是大学多元生活的应有之义,亦响应了学院所提倡的“知法明德,弘毅济世”。交大的社团活动相当多彩,“百团大战”已是经典栏目,法学院也设有青年学生工作团队这一职能部门以及国际模拟法庭协会等多个社团。

image.png

(图为  北京交通大学国际模拟法庭协会会标)

 

我个人亦投入了诸多时间参与学生工作,担任学院青年学生工作团队主席团成员和团支部书记等多项职务,组织筹办近二十项校院两级活动,如宪法宣传周等。这一过程中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法科学习和学生工作之间一种相得益彰的交互关系:学生工作中需要组织策划、公共表达、撰写公文,间接锤炼了“写”“说”等法科素养;而法学能力的提升对于工作中规范意识、纪律意识的提升又起到助益作用。由此,两者可谓并行不悖、相辅相成。

 

image.png

(图为 北京交通大学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 

 

不觉间,本科已走过三年时光;再回望,理论知识的积淀、法科素养的提升与责任意识的培养是我最大的收获。蓦然回首,无悔选择北交法学。初心不改,无法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