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旧版

媒体交大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交大 > 正文

时间:2016-10-0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杨心怡

人民日报海外版:来华留学生眼中的母校(人在中国)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年10月01日 第06版)

来自蒙古国的阿图尔,七年前毕业于北京交大,现任蒙古国交通运输部铁路、海运政策协调司司长。他在校友会上展望了蒙古国与中国合作的前景。

当赞比亚校友弗莱迪听说北京交大正在为肯尼亚蒙内铁路培养人才时,感慨中国对非洲交通发展提供的无私帮助。

来华留学生在母校北京交通大学合影

今年是北京交通大学(简称北京交大)建校120周年,也是该校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62周年。日前,在建校120周年的校庆日,北京交大举办了“思源交融创新——留学的价值与共同发展”留学生校友论坛,邀请12位已经毕业的校友和正在学校留学的来自约100个国家的留学生代表,一同分享了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光荣岁月。

——编者

感激母校培养怀念大学时光

在留学生校友论坛上,12位来自各国的留学生代表在正式发言之前,纷纷祝福母校120岁生日快乐!北京交大从1954年开始培养外国留学生。2016年秋季,共有来自93个国家的770名留学生在校学习。

“在我心里,北京交大是最美的学校。”来自越南的陈山林说。他在北京交大读的是环境工程专业。他表示,读大学这几年,是他人生中非常幸福、美好的时光。尽管普通话说得并不是非常流利,但是他仍然一字一句地用中文表达他对母校的感情。

阮陈光同样来自越南,是北京交大自动化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现在就职于河内电力局,同时也是越南留学生校友会会长。他说:“在我心里,对于母校的感情,可以概括为5个‘最’。”

第一个“最”当属“最喜欢去的地方”——足球场。虽然他所在的足球队连续几年都没有拿到冠军,但是他对球场的感情仍然不可磨灭。

“第二个‘最’,是我最喜欢的人——我的班主任。我非常崇敬、感激她。”阮陈光说。她的班主任是一个微胖的、慈祥的老太太。不仅教给了他很多知识,也给予了他们这些来华留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

“第三个‘最’,就是最喜欢的味道。”阮陈光说,“我一直觉得北京交大的校园里有一股非常醉人的香味。应该是一种植物的香味。”在他看来,这是最让人陶醉的味道。

“第四个‘最’,是最自豪的事情。”阮陈光说。他参与策划、组织了北京交大首届国际文化节。这对他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为此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终,首届国际文化节得到了大家的好评。“这份经历让我知道,只要努力,为了自己喜欢的事情不断努力,就一定会获得成功。”阮陈光强调道。

最后一个“最”,是最有成就感的事情。阮陈光在离校之前,和信息学院的同学合作完成了北京交大360°虚拟游览系统。“里面的图片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可以360°旋转。通过这个系统,我希望让更多的人看到自己美丽的母校。”

留学很有价值提供成长机会

弗莱迪是来自赞比亚的留学生。他于1978年来到中国。作为上世纪70年代坦赞300多位校友中的一位、“坦赞铁路”的见证者,他对已分别30多年的纪嘉伦教授等健在或已离世的北京交大的老师,依然心怀感恩。

弗莱迪在北京语言大学读了一年中文之后,于1979年进入北京交大交通运输专业。

“学习、学习,再学习。”弗莱迪说。在他看来,母校教会他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他于1983年结束了在北京交大的留学生活之后,回到自己的国家,在坦赞铁路上工作了18年,直到退休。当他听说北京交大正在为肯尼亚蒙内铁路培养人才时,不禁感慨道:“中国政府的慷慨和中国人民的无私,对非洲交通事业的发展功不可没。”

“虽然退休了,但我觉得自己还可以继续学习、继续工作。”弗莱迪说。他从2005年至今,一直服务于卢萨卡肯尼思·卡翁达国际机场,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纪嘉伦教授为培养了赞比亚留学生而自豪:“我们去赞比亚,一下火车先找留学生。”他还是坦赞铁路顾问,为这条铁路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时光。他感慨万分地说道:“多年后,我又一次踏上了赞比亚的土地,看到一个20多岁的年轻小伙嘴里哼着歌,想到自己在这里这么多年的努力,热泪盈眶。”

杜西塔是北京交大2009届通信工程硕士毕业生,也是2011届工商管理硕士(MBA)毕业生。他说:“最初,我来中国读书,拿到的是北京邮电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最后阴差阳错,来到了北京交大。我非常爱我的母校。”

杜西塔来自斯里兰卡,他在北京交大表现得非常活跃,曾在《圆明园》《郑和下西洋》等剧组做过群演,还担任过学校留学生会的主席。毕业后,他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工作了3年,现在就职于斯里兰卡国家发展银行中国业务部。不得不说,中国为杜西塔提供了成长的机会,让他从青涩的少年长成了能够独当一面的男人。

创业又创新未来无限大

美国学生杰西和法国学生许珍国是中国创新创业的受益者,他们关注的不仅是科技本身,还有如何用日益精深的科学理念,诠释生命结构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的影响,从而更清晰地认识世界。

许珍国是法国华裔,谈起创业的缘由,他说:“刚到中国的时候,发现很多人买东西都是通过支付宝、微信等应用软件付款,我对此感到好奇。”有一次走在路上,他发现一个70多岁的老太太在用微信聊天,感到非常惊讶。由此他感受到:在中国,使用互联网是不分年龄的。

他也提到,中国的支付软件真的非常便捷,出门带一个手机就够了。而在法国,没有这样的支付方式,只能刷卡或者用现金。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他感受到了在中国创业的无限可能。他表示:中国的发展非常迅速,市场大、机会多,在中国创业,未来无限大。为了创业,他认真地研究了外国人如何在中国创业、如何办手续等。如今,尽管他还是2015级软件工程专业的硕士在校生,但已经成功地在中关村注册了科技公司。

2009年毕业的蒙古国校友阿图尔,现任蒙古国交通运输部铁路、海运政策协调司司长,他从中蒙俄“经济走廊”谈起,展望了蒙古国与中国合作的前景及对交通人才的需求。

参加留学生校友论坛的留学生们群情振奋,他们纷纷表示:“感恩”,不足以承载他们作为北京交大校友的情怀,他们要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寻求发展机遇,实现美好愿望,不辜负母校的培养。

分享到:
相关链接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