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发表曹国永署名文章:把资助工作与育人工作更加有机结合起来


把资助工作与育人工作更加有机结合起来

 

曹国永

 

五大发展理念为高校进一步做好资助工作指明了方向。

 

形成“全员资助”氛围,将资助育人拓展为全校师生的共同责任。

 

要使学校落实国家政策到学生享受国家政策的“最后一公里”畅通无阻,保障精准资助的顺利实施。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对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高校落实教育公平,进一步做好资助工作指明了方向。坚持五大发展理念,要通过创新工作模式、体制机制,推动资助工作与育人工作更加有机结合,并且在提高质量上见成效;要通过加强校地之间、校院之间、师生之间的协同,构建大资助格局,使各方面工作形成合力;要通过加强内涵建设,营造干净节约的资助环境,引导学生自觉建设绿色校园,引领节俭风尚;要通过学习借鉴国际国内的有益经验,不断探索适合我国高校实际的资助工作体系;要通过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把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培养成国家的栋梁之才。

 

北京交通大学在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提高办学质量的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资助工作的一系列重要部署,以发展理念为引领,将资助工作与育人工作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顶层设计、着力深耕细作,做好全员资助,精准资助,切实发挥资助育人功能,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促进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

 

打造“一点三线”资助育人格局,努力实现“全员资助”

 

提高质量和促进公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两大主题,对于高校资助工作而言,提高质量就是要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促进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国家栋梁之才。促进公平就是要让每一名学生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缩小因经济因素造成的差距,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因此,不能仅仅将资助工作定位为一个经费资助的过程,而应作为具有战略意义的重点工作加以推进。资助育人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而且内涵丰富的系统工程,从学校整体角度来看,应该注意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设置专门机构,赋予专门职能,推动资助工作专业化、科学化。二是形成“全员资助”的氛围,将资助育人拓展为全校师生的共同责任,并通过必要的机制将其制度化和常态化。

 

1.理顺工作体制机制,强化政策支持

 

积极为资助工作完善架构、“配好班子”,并且在人员编制上给予适度的政策倾斜,强化资助队伍建设。学校于1998年设立学生资助工作办公室,2006年又率先成立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统筹负责全校学生资助工作,并且在薪酬待遇、职称职级双晋升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2.构建“1+3”资助工作体系,动员全员参与

 

经过不断探索,学校建立了覆盖全校师生员工的“1+3”资助工作队伍体系,即一个中心点,三条工作线。学校资助中心实行专人专职,有7名人员总体负责学校资助工作的日常运行。搭建学院资助队伍工作线,实现专人专项,每个学院安排2名专职辅导员负责资助日常工作,其他辅导员分别负责所在年级的具体工作,全校500余名班主任为班级资助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承担困难认定、能力培养、学业指导等育人任务。搭建校内单位勤工助学指导队伍工作线,实现全岗覆盖,各单位领导担任勤工助学负责人,每个单位指定一名勤工助学指导教师,有关岗位的教职工承担学生具体培养任务。搭建学生骨干队伍工作线,配合做好工作,以班主任助理、校院两级资助办公室学生助理和学生自强社骨干为重点,培养一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骨干力量,努力实现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资助对于北京交通大学师生员工而言,不仅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更是一项育人使命,从专家教授到普通教师,从中层干部到一线员工,从本科生到博士生,人人皆有资助育人之责。

 

提升资助科学化水平,努力实现“精准资助”

 

如何提高工作的精准性,是资助工作的重要命题,将资金用在“刀刃上”、将政策落在最实处,是资助工作的重中之重。精准资助的工作理念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识别要精准,提升摸排的准确性,重点解决好“谁需要”“需要什么”“需要多少”三个基础问题,夯实精准资助的工作根基;二是帮扶要精准,切实抓住困难学生的需求“痛点”,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调整资助“供给侧”结构,提高精准资助的工作实效;三是管理要精准,畅通从学校落实国家政策到学生享受国家政策的“最后一公里”,保障精准资助的顺利实施。

 

1.通过困难认定系统,实现对困难学生的精准识别

 

资助工作的服务对象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确定资助金额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经济困难程度,因此,困难认定是做好资助工作的基础。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在信息相对不对称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困难认定标准和方法,来开展学生的困难认定,是资助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科学有效的困难认定体系应该做到两个“细化”,一是细化困难认定标准,建立合理的评估模型,基于客观事实对学生进行困难等级认定。二是细化困难等级,以便于对每名学生制定个性化的资助方案。

 

学校通过对多年资助数据的统计、研究、分析,建立了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识别认定模型,以家庭经济情况为基础、以学生在校消费状况为参考进行量化评估,通过模型评价与民主评议相结合的方式认定困难等级。认定模型中包括家庭成员收入情况、家庭每月可提供费用、个人月平均消费等24项客观指标,涵盖所有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因素,由识别认定模型拟定困难等级,并通过班级、学院、学校三级认定体系和等级公示制度确保公平公正。依托资助工作人员、辅导员、班主任全程参与困难学生识别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和消费观。通过识别的困难学生全部纳入学校资助体系之中,确保资助全覆盖。

 

 2.通过学生资助体系,实观对困难学生的精准帮扶

 

每一位经济困难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家庭情况不同、发展诉求不同、自身特点不同,因此,在不同时间节点,学生面临的困难各不相同,因此产生的资助需求也有所差异,这种差异化的资助需求需要差异化的资助产品和帮扶方案。只有有效满足学生的这些需求,才能达到精准资助、精准帮扶的目的。

 

通过搭建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构建以“经济资助、学业帮扶、教育关爱、心理援助、能力培养”五个子系统为内容的校园支持系统,全方位对接学生资助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经济资助方面,一是通过应贷尽贷的国家助学贷款解决基本学费问题;二是通过100%覆盖的各类助学金和3000余个勤工助学岗位让生活支出有保障;三是以国家励志奖学金为基础搭建有学校特色的困难学生激励体系,涵盖学校最高荣誉——思源奖学金中设立励志专项序列、奋进奖学金、民族专项奖学金、奋飞奖等表彰项目;四是通过临时困难补助、设立专项救助基金、为全校困难学生购买覆盖四年的大病意外保险,为学生提供各种急难险重的保险保障。例如,学校自2004年起设立由学校师生自发捐献的思源助学金,用于解决学生各种急难险重的资金需求。12年来,思源助学金已经收到在校师生累计168.4万元的爱心捐赠,累计帮助1582名同学挺过了疾患、伤病、自然灾害等突发事故。同时,通过学业辅导、深度辅导、心理辅导、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导等多种方式,为每一名困难学生设计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培养方案,覆盖学生从入学前到毕业后的全部教育过程。

 

3.通过提升科学化水平,实现资助工作精准管理

 

精准的管理是精准资助的前提和保障,这种精准不仅体现在无差错的工作,更要通过规范的制度、便捷的程序和有效的反馈机制,提高资助工作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

出台1个“意见”和6个“办法”,形成了覆盖全部资助内容的资助政策体系。学校还研究开发了集困难等级认定、奖助学金评审、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申报等功能于一体的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并借助学生事务一站式服务大厅,实现学生资助网上与实体的一站式服务。在此基础上,依托学校信息数据平台,构建学生资助大数据工作模式,将学生学业情况、奖惩情况、职业发展情况、消费情况与资助数据相整合,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梳理形成困难学生发展情况报告,并及时调整个体、群体资助方案。

   

资助与育人有机结合.发挥资助育人功能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办学的生命线。如何将资助工作与育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校的重大使命。如何推动两项工作有机融合,在结合中见成效,高校必须认真思考研究、加强规划设计。高校通过资助工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重点应做好“三促一辐射”,一是对经济困难学生而言,通过促进学业成长、促进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促进自我教育的实观,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作用。二是对资助工作而言,要以经济困难学生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为原点,辐射并带动整个学生群体成长进步。

 

1.资助与帮扶、激励、引导相结合,促进困难学生学业成长

 

学业是学生的主业,高校资助工作不仅是针对学生个体的爱心援助,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克服家庭经济困难并且顺利完成学业,实现全面发展。资助本身并不是目的,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才是资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为困难学生搭建学业辅导与支持体系,依托“校-院-班-舍”四级学业指导体系,从方法、动力、习惯三个维度为困难学生提供学业支持。在本科生教学培养体系中,针对维、藏、哈、蒙等少数民族学生困难生比例大、基础差等情况,给他们单独“开小灶”设立民族生基础课,鼓励相关基础课教学单位和老师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基础课程辅导。在各项资助评审过程中,坚持评审过程与教育帮助相结合,坚持合理分配和个人学业状况相结合,充分发挥资助政策对于经济困难学生在学习上的激励导向作用。例如,在确定助学金资助标准时,坚持以经济困难程度为主要依据,同时考察学生个人学业学习状况,在确保资助全覆盖的基础上,规定了助学金等级上浮或下调与学生学习状况的关系。学校困难学生比例约为24%,根据每年编著的资助分析报告显示,困难学生在学习成绩、获奖学金比例、先进典型等方面,均高于全校平均水平。

 

2.资助与综合素质培养相结合,促进困难学生综合实力提升

 

由于成长环境、家庭背景等因素,相对于其他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素质与能力方面往往存在着差距与短板。就学生未来长远发展而言,综合素质与能力方面的欠缺,往往比暂时的经济困难更制约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这就要求资助工作在解决学习、生活问题的基础上,还要努力把提升困难学生的自身综合实力和未来发展核心竞争力纳入工作重点。

 

立足学生成长发展的实际需求,实施面向困难新生的“阳光成长计划”和面向全体困难学生的“能力建设工程”,依托学生资助中心、学业发展中心、心理中心、就业指导中心、创新创业中心,通过开设培训课程、能力提升项目、综合素质活动和勤工助学平台,重点聚焦困难学生的能力素质培养。针对困难学生开拓国际视野和交流实践的更高层次需求,设立专项实践项目交流基金和国际交流基金,资助困难学生通过实践项目、出国交流提升综合素质与能力。在以综合素质与能力为主要指标的学生思想测评中,排名前50%的学生中,困难学生同比高出非困难学生4个百分点。从就业的角度来看,以2015届毕业生为例,困难学生深造率达42.9%,总体就业率为98.5%,均高于全校学生水平,投身西部、基层就业的学生中困难学生占比60%。

 

3.资助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在参与中得到锻炼提高

 

对于资助工作而言,不应仅仅将学生定位为受助对象、教育对象,也应该将其定位为资助工作的参与者和实施者。学校应该积极搭建让学生深度参与的机制与平台,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从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注重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通过项目申报组织困难学生进行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广泛开展困难新生家访工作。毕业时节,招聘毕业生担任助学贷款还款联络员,引导毕业生在诚信自强方面的自我教育。通过覆盖全体的勤工助学,使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参与一项校内勤工助学项目。搭建校院两级自强社,实施学生独立运行的模式,将全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纳为自然社员,由各学院自强社学生干部轮值校自强社社长,形成了生动活泼的工作局面。

 

4.资助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发挥整个学生群体中的辐射引领作用

  

 大学学习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资助工作也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以资助工作为载体和抓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始终。一是积极树立典型,辐射并带动整个学生群体践行社会主义心价值观,开展评选自强之星、开设自强论坛等活动,制作“思源•榜样”学生先进典型事迹系列微电影,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宣传,切实发挥困难学生榜样的带动引领作用。二是坚持将教育融入资助各环节,在奖助学金评定、资助项目申请、助学贷款办理等环节,广泛开展感恩诚信教育活动,强化学生感恩意识和诚信意识。三是坚持开展持续性的思想教育活动,自2007年以来,每学期都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教育活动月”“能力建设月”等持续性专题教育,引导困难学生思想道德全面提升。四是开设“资助课堂”,将资助教育纳入新生入学教育、毕业离校教育并作为重要内容。近年来,多名同学荣获励志成才优秀学生典型和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在校园中形成了见贤思齐的新风尚。

   

进一步丰富资助工作的内涵,推动资助工作、育人工作、就业工作一体化建设

   

指导和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就业是重大的民生工程,也是高校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因此,资助的工作目标不应仅仅停留在“上好学”上,而应进一步拓展到“就好业”上,下一步,如何做好困难学生的就业工作、提升困难学生就业质量,是高校资助工作面临的又一重要任务。

 

相对于普通学生,困难学生的就业潜力往往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既体现在求职成本和对收入的期望弹性上,也体现在求职能力和生涯规划上。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就业信息获取处于劣势。二是就业心态不够稳定、职业规划不够清晰。三是就业能力相对较弱。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问题和效果为导向,进一步丰富资助工作的内涵,进一步推动资助工作、育人工作和就业工作一体化建设。一是坚持对困难学生“扶上马、送一程”。将资助工作与就业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打通困难学生顺利毕业与职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高校应主动将就业工作挺在前面,面向困难学生制定指导和培养方案,加强就业信息与就业岗位推送,让学校成为经济困难毕业生的坚强后盾。做好困难学生的就业工作是学校一直予以重点推进的工作,下一步,将继续积极探索并深入推进资助工作与就业工作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和办法。二是进一步加强对困难学生的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教育,引导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发展观。作为直接受益于党的关怀下成长起来的学生群体,高校应鼓励引导他们在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过程中成就自我。下一步,学校将继续加强对困难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好困难学生毕业后就业质量与职业发展的追踪、指导与反馈,鼓励更多的毕业生到基层去、到党和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三是着力扩大资助工作的覆盖面,将求职就业救助纳入高校资助范畴。搭建经济扶持、学业与综合素质培养、就业与职业发展相结合的困难学生培养模式,通过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确保困难学生在公平的起点上步入社会,使资助工作与育人工作、就业工作成为三位一体、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