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之歌——访我校81级校友、爱博精电科技公司总经理王良博士


  image002 (2).jpg

   王良,男,1981年考入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学院,之后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91-1997年,留校任教。1997-1998年,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电力电子中心做访问学者。1998年,回国创业。时任爱博精电科技公司总经理。

  走进王良校友的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迎面墙上挂着的一块匾,上书四个字“修德敬业”。而这也正契合了王良校友给我的第一印象。眼前的他约四十出头的年纪,看起来沉稳、内敛,颇有儒雅之风。

  在当代中国,创业早已不是什么新的名词,人们也以习惯于赋予创业者各式各样的荣誉和光环,然而在王良眼中,创业就意味着进入一个新的、前景莫测的起点,意味着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意味着创业者及其团队的勇敢、汗水和坚持,也正因为如此,一个人的创业史就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奋斗史,是个体生命价值的突显与张扬。

  

  创业,始于困惑

  回忆起早年的岁月,王良感慨良多。1981年,王良顺利考入北方交大攻读电气自动化专业。“之所以做出这个选择其实很偶然,就觉得和电有关,大概不错,以后能当个工程师什么的,很好。”王良笑着说。大学毕业后,王良又赶上了好机遇,在他这一届之前,一个班大概只有一个人能继续读硕士,到了他这一届,一个班就有五六个有这样的机会,于是他顺利地读了硕士,等硕士毕业了,他所在专业的博士点刚好申请下来了,所以他又不间断地读了博士。博士毕业后,王良留校当了教师。回想起这段在交大的岁月,王良坦言自己一直很幸运也很顺利,正赶上了改革开放的成果,赶上了学校学科建设的大发展。

  毕业留校期间,王良被公派到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电力电子中心做了一年访问学者,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次很好的机遇。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电子电子中心是美国一个相当有影响力的研究中心,来到这里使王良眼界大开,看世界、看自己的眼光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1997年的一天,当王良在人民日报海外版看到中国第一个留学生创业园在中关村成立并鼓励海外留学生回国创业的新闻时,心开始动了。早在留校任教时他就朦胧地盼着有个机会,能够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和他有同样想法的还有他的几个同事,大家对产品开发比较感兴趣,于是很想一起来做点事情。但当时,在学校里,他们不仅要承担教学任务、科研任务,还要负担各个职能部门交给的工作,包括党政工团等,再加上很多因素的制约,根本没有太多的精力可以放在科研上,所以早在还没出国的时候,王良就考虑过辞职创业的问题,但当时的他却没有勇气放弃自己的铁饭碗,毕竟还是觉得这样有保障的,尽管当时他的月薪才500块钱。然而,出国后,渐渐地,王良看问题的角度就改变了,看世界的角度也变了。他开始突破自己以前关于保障的观念,形成新的认识,王良说,其实所有的保障都是自己给自己提供的,而不是靠任何别的东西给保障的。不管是在哪个制度下,所有的保障都是自己为自己提供的,没有人能够给你提供任何承诺和保障。“自助者天助”,这个道理不管在美国和中国都是一样的。

  在学校里做一个人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人生的句号,而出来做就不一样了,可能做的很好,可能做的很糟,变数很大,看不到前边是个什么,王良说,这其实这是最有吸引力的地方,就是看不到一个句号。如果你这辈子你觉得现在就看到句号了,那就太没意思了。这样想清楚以后,王良就扫除了心理上的障碍。1998年5月,他毅然回国,和另外一个朋友一起,开始创业。

  

  笃定,源自执着

  1998年,王良以50万元启动资金在中关村创业园正式注册成立了爱博精电科技公司。因为从事的是自动化领域,属于发展比较平稳、不易取得立竿见影成效的行业,一开始王良的公司没能拿到任何资助,运行中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所幸的是,当时创业园对新起步的小企业提供了相当优厚的条件,给王良和他的创业团队提供了一间50平米的办公场地。

  到了2001年4月,爱博科技已经成功地生存了下来,并取得了稳步发展,按照创业园的规划,他们达标了,于是从创业园搬到了发展园。如今,爱博科技的年度国内营业额已近7000万,产品于2006年通过欧盟的CE认证和北美的UL认证,成功的打入欧洲、北美和东南亚,广泛用于能源管理系统,受到国外用户欢迎。公司在美国和加拿大设立了分公司,为用户提供本地化的商务和技术服务。虽然跟王良的理想目标尚有差距,但一说到自己的产品,王良露出了自豪的神情,他说,即使和国外的同行相比,我们的产品也是非常好的,可能不是最好的,但我们现在是在第一梯队里面。目前我们正在推出的是第三代产品,但第四代产品已经在研发之中了。

  说起公司多年来的不断成长、其中经历的甘苦与压力,王良感触很深。他说,我们当初刚出来做的时候,并没有想到将来做的很大,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想法,有一天能在自己的实验室开发出属于自己的产品,仅此而已。如今,对于王良来说,这些梦想已经一一变成现实,然而他的追求也开始随着事业的发展不断拓展,在这一过程中,他感受到了许多乐趣:激烈的国外内竞争让他时刻保持清醒,得到用户的认可使他的内心充满了成就感,公司广纳贤士、技术人才的局面更是让他感受到了油然而生的喜悦,同时也体会到了肩上的担子和责任。

  

  成功,彰显实力

  对于目前的市场环境,王良显得很乐观。同时他对企业的技术活力也始终非常有信心。不过,他始终对企业的制度规范等管理问题非常关注。为此,他经常读管理方面的杂志,来了解别的企业是如何管理的。当问及这些年自己有没有总结出什么管理心得的时候,他很幽默、谦虚地说:“管理是我需要好好学习的一门课程,我一直都想躲开你们的采访,就是因为我一直没有总结出来。但我有个总的感觉,作为一个公司,要很好地运转,有些必要的制度必须定下来,否则大家不知道怎么做才对,不把边界定清楚,大家有的时候比较迷茫,不知道往这个方向做,会不会碰到公司不允许做的,这些搞不清楚,就没办法在一起做事情。所谓制度,就是把一些边界定清楚,这些界是不能碰的,出了这个界就超出了我们的合作范围。制度是越早订越好,但是有时候也是很矛盾,人少的时候,你制度订的很多也没什么意义。但人多了,制度建设、团队建设就很重要。”

  不难看出,在表面的谦辞之下,王良其实对公司内部的管理及制度问题有过很深的思索,虽然在国外了解过高水平的管理模式,但他还是在管理理论和实践之间不停地琢磨,想努力找出符合国内实际情况的有效管理方式。他在谈话中也谈到,希望以后有时间去学习学习管理,只是目前没有时间、机会。他认为,管理本质上是实践,应该是在一个工作岗位做一段时间,然后去学习,这样比较好,要是纯粹去读书,然后来做管理,收获可能不大。

  作为一个创业者,创业已经成为王良生活的核心内容,但是,创业毕竟不是一个人的全部,创业者的生活像常人一样有着方方面面,创业者也需要从繁重的工作中脱身来享受生活。创业者的休闲生活的安排恰恰能够鲜明地展现创业者的风格。王良工作很勤奋,但是他不只是在单调地工作,他有很多业余爱好。

  王良说,他最近觉得还是要学点东西,老坐办公室不行,所以现在每周打两次羽毛球;他还提到自己经常听交响乐、歌剧,觉得音乐对自己的身心很有陶冶作用。王良在谈到这些的时候,脸上也浮现出快乐的享受的表情,仿佛一下子卸去了工作的重担。

  

  未来,恒诚志远

  当我们问及王良对公司前景有什么规划和展望的时候,王良平静地回答说,我们都是一步一步,每走一步,再来定下一步的目标,根据上一年的情况来定下一年的情况。我们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投入,所以目前不需要从银行借钱,需要融资,或者上市什么的。

  我们也问到王良自己未来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他很肯定地说,就是把公司做好,做稳定了,这是最重要的,再一个就是把产品做好,在这个行业里面,别人用了你的产品都说是最好的,那就了不起了。能真正拥有自己的产品,这是一个人最值得自豪的事情。我们做了一个假设,问王良,如果现在不管什么原因,公司不成功,停了,你现在打算怎么办?王良马上回答说:“公司停了,我们再接着往下做啊,公司停了,可能要裁员,开人,但事情我们还得继续做;公司一夜之间都没有了,都没关系,只要我们人在,还是可以继续做的。我前些天和公司里的人聊天还说,真是出现了这种情况,怕什么呢,我们再找一间房子,甚至从我们自己家里腾出一间房子出来,从头再做就是了,关键的关键是对自己要有信心,一切都可以重来。”王良说,如果从头再来,再做到这样的规模可能就不用六年了,因为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了。

  王良也总结了一番创业需要什么条件的问题,他说,你看,比尔?盖茨大学未毕业就出来创业,所以创业和读不读大学没关系,和读不读研究生也没关系,和结没结婚也没关系,这些都是不太相关的事情,创业本身就看你有没有机会。主要看有没有机会,把你的精力时间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以后,能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结合的好就可以开始做,至于具体时间,是无所谓的,退休以后也还可以创业。美国有些退休的工程师退休后,开咨询公司,也是创业,他们依据的是过去为大公司服务的经验,给别的公司提供咨询。重要的是把握好机会,机会有了,自然就会在这个方向上做下去。但创业不是简单的一步就完了的事情,即使创业了,创业之后会要持续投入更大的精力,这才是创业的关键所在。

  

  结语:从王良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文革后成长起来的创业者如何在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中逐渐摸索,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为自己的人生做出设计,如何在理想和现实之间达到最终的和谐,而这对于有志于创业的学生而言,无疑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采访最后,我们也本着这样的想法,希望王良校友能就自己的创业感悟对在校的学生提些建议。

  在一番深思熟虑后,王良校友语重心长地说,“我们上大学最大的收获是借助大学的资源在数年内快速的登上某个专业领域的平台,具备这个专业领域的基本技能,了解这个专业领域未来发展方向。各个专业方向都有发展的机会,在校学生首先应该完成好学业,没有好的创业模式或机会不要轻言创业。”